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西安交大此次以主持单位获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与北京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三位。
获奖人左起:梁晋、林京、王铁军、孙军、薛武军
获奖项目如下:
2013年西安交大以主持单位获国家科技奖项目
西安交大主持完成获奖项目简介:
1、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多场效应与破坏理论(自然科学奖)
该项目历时近15年,针对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多场效应与破坏的前沿问题,深入研究了功能梯度结构的热-力变形、智能材料的电弹性与断裂理论、压电层状介质中的弹性波理论,为功能材料与结构的性能表征、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目20 篇核心论文在 Int. J. Solids Struct 等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发表,全部被 SCI 收录。研究成果得到包括英国皇家院士、澳大利亚两院院士Mai 教授,中科院院士张统一教授,ASME Fellow J N Reddy、V Birman、R C Batra 等在内的著名学者的广泛引用与积极评价。相关论文得到美、日、法、俄等 30 多个国家的400多名学者在80多种SCI期刊引用, 20篇核心论文被SCI他引561次 (其中 8 篇代表作被 SCI 他引 359 次) 。代表作 1、2、3 和核心作 10 的 SCI 引用次数位列该论文发表以来各自期刊的 TOP 0.5%。该成果得到的相关理论、方法或结果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或作为其研究的基础或起点。 代表作2在2009年获Int. J. Solids Struct.(2004-2008) MostCited Article Award。主要完成人中,1 人任远东太平洋断裂学会理事、10 人次任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或编委、10 人次任国内学术期刊副主编和编委、作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或 Keynote 报告 10 次、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委员 10余次,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2、机械早期故障瞬态信息的小波熵检测与自适应提取理论(自然科学奖)
该项目针对航空、航天、能源、化工、冶金领域中,许多重大安全事故都因没有检测到早期故障而未能避免的基础性科学问题,从机械早期故障瞬态信息的检测和提取入手,揭示了故障瞬态信息准确检测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微弱故障信息的提取模型,系统地建立了早期故障信息的检测和自适应提取理论。该项目发表的20篇核心论文均被SCI收录,累计被SCI他引685次(其中8篇代表作他引405次),由46个国家的1200多名学者在70种国际期刊上进行引用,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3篇论文的SCI引用次数位列该论文发表以来各自期刊的TOP1%,其中代表性论文1被SCI他引200次,位列该文发表以来该杂志所发表的7715篇文章中的第2名。研究成果得到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7名院士和20余名ASME Fellow、IEEE Fellow等在内的国际著名学者的引用和积极评价,指出本项目“建立了小波熵最小准则”,“建立了基于Morlet小波消噪的特征提取方法”,“实现了早期故障诊断”,“是推动故障诊断和系统健康管理的杰出工作”。相关成果在中石化得到了应用,推动了振动分析、故障诊断科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3、高性能钼合金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发明奖)
该项目针对钼金属所固有的室温脆性,以及强度低、延性差等本征特性,导致其深加工困难、产品性能低、应用领域受限的难题,历时10余年研究,发明了纳米掺杂钼合金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突破了同步提高钼合金的强度与延、韧性的三大瓶颈难题,同步大幅度提高了钼合金强度与延、韧性及高温再结晶温度与使用寿命,使我国成为迄今世界上唯一掌握该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国家。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发表论文64篇,SCI收录28篇,著作2部,制定企业标准14项。教育部组织的鉴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特别是所研制的钼丝、钼舟和钼电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超过了国内外同类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已在金堆城钼业公司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钼合金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更新换代速度,以及我国钼合金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金堆城也实现了由大型钼资源企业向世界钼金属深加工产品制造业三强之一的跨越。
4、复杂工况三维全场动态变形检测技术(技术发明奖)
航空航天、军工、船舶、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大量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急需在高温、振动等恶劣工况下,对整机和部件的动态变形及应变分布进行三维全场密集检测,为创新设计和数字化制造提供依据。该项目经过20年持续攻关,提出了标定和测量同时进行与同时解算的新思想,发明了复杂工况下三维全场动态变形检测方法及装置,并实现了产业化。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制修订国标3项和行标2项,发表SCI/EI论文244篇(SCI他引157次)。美国工程院院士R.H.Wagoner、国际期刊主编Pramod Rastogi等在其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审稿意见中指出:“显著提高了回弹预测精度”、“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三维检测难题”、“方法是首创的,技术是原创的”。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陈国鉴定结论为“在多视场三维快速重建和全场测量集成控制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开发的系列产品已推广销售到航空航天、军工、船舶、汽车等行业的100多家企业和大学,应用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船重工等军工企业,完成了20多项国防重点型号和项目的设计制造急需。产品出口美国和欧洲10多所著名大学及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外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促进了先进制造业的科技进步。
5、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科技进步奖)
肾脏移植是根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唯一方法。但在合理免疫抑制治疗、排斥机制及防治、高危患者肾脏移植技术方法、组织配型技术及策略、继发感染防治等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项目自 1979 年起,在 26 项国家和省部基金支持下,进行了30余年系统研究,在低剂量免疫抑制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肾脏移植、多囊肾施行肾脏移植不切除原病肾、“微板法”交叉配型,以及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综合预防等肾脏移植的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在其基础研究方面,建立了 T 细胞缺陷的动物移植模型,为认识非T细胞系统在移植免疫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依据。 该项目在临床应用中,实施肾脏移植 3596 例次,移植效果显著提高,人/肾1、 5、 10年存活率(%)提高到 96.8/93.5、 88.7/81.7和75.8/71.4。指导 13 个省市 23 家医院开展肾脏移植 10000 余例,创新技术得到国内 164 家移植准入医院广泛应用,推动了肝脏等移植开展,成效显著。创建 DCD 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开创了符合伦理和我国国情的器官来源根本途径,实施 DCD 47例,为国内最多单位之一, 对我国DCD广泛开展起到引领作用,为全国示范单位。项目在研究发表论文407篇,SCI收录 74篇,出版专著 9 部,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及 CME 23 次,培养博士 41 名、硕士 73 名,器官移植技术骨干 500 余名。主编肾脏移植技术规范和教材 3 部,主要创新技术列入我国《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中国肾移植手册》。获实用新型专利 3 项。